家是每个人诞生的摇篮、滋养人格的沃土、精神皈依的终极所在。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可以为一个人的成长提供不竭的情感源泉。父爱给人以坚强,母爱给人以情感的滋养。既有父爱又有母爱是人生第一大幸事,是塑造健全个性的基石。自幼缺少父爱容易使人脆弱,没有母爱则使人变得冷僻。父母之爱俱失,若有幸得到众人精心呵护照料会使人感受人间大爱。爱也要适度,溺爱则会贻害子孙。夫妻恩爱会给子女提供温馨港湾。
吴为自幼感受着父母的慈爱,虽然家境贫寒却没有遭遇过精神创伤,把人间看得一片光明,长成后进入人世有幸获得了免疫力。他后来自我总结道,他是从父亲身上继承了勤劳、从母亲那里学习到智慧,他在后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没有沾染上窝里斗的恶习,就是接受了母亲“人不能在洞门里头厉害,有能耐上外边使去”的教诲。他的同事评价他涵养好,极少看到他吵架发脾气。父母是他一身潜质的第一发现人。父亲看他干起农活来特别灵便,夸他干什么都行,他也特别喜欢干农活,上了初一只读三个月便弃学务农,是母亲采取强烈的干预手段使他重读,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假如当年他的母亲没有逼迫他重新读书,在农村娶妻生子,他的人生将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也不敢妄加猜测。
宋柔年少时一直得到父母的偏爱有幸多吃了些偏食,身心发育良好,她却从缺乏恩爱的父母那里吸取了教训,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精心呵护自己的丈夫,机缘巧合,成就了不善理家的吴为,近乎偏执的爱反倒成了夫妻之间口角之源,吴为的兄嫂们对宋柔象训斥孩子那样训斥吴为感到不满。宋柔的同事戏称。她对吴为是物质上关心精神上摧残。吴为对此却戏言道,他是在枪口下长大的,造就了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引逗众人一阵大笑。吴为自知,妻子对自己的呵护近乎苛刻,总比冷暖不顾要强得多,自觉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她自己常说,她有两个孩子,一老一小。老的是他的终身伴侣,小的是未来的希望。宋柔是天生的治家能手,相夫教子的楷模。使吴为免为家务缠身操心。家里吃穿用一概闲心不操,实现了思想上精神上时间上的最大解放,解除了后顾之忧,专务学术。有如古老的男耕女织,宋柔从男人的事业成就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安心于操持家务。宋柔以丈夫事业成功儿子成才为荣耀,吴为从中感叹,男女的相互滋养,女人靠的是男人的成功。男人则是靠女人的呵护。两人都象事先领悟上帝的安排,对此心安理得,有了心照不宣的理性自觉,达到了对命运皈依般的顺从。并熔铸成人格的基石,显得牢不可破。夫妻之间常有的口角相戏成了生活中的调味品。在外人看来,宋柔的苛刻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她自己也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心慈嘴硬,吴为适应了这样的语境发展出超强的辩解能力。她说他是天生的巧八哥。拿着不是当理说,没有自己不对的时候。他说她是鸡蛋里挑骨头,总是自己给自己造气生。天天责备埋怨声音不断。吴为对宋柔的磨叽却进行了美化,把这样的磨叽称作是唯美主义,她是想象自己男人不存在任何瑕疵。可是出身农家的邋遢透入骨髓,又常以干事的人不修边幅**,穿戴上不注意,又不是去相对象。早上起床看他头发总是梳拢不好,几乎天天把他拽到镜子前,你自己看看,有时干脆拿着毛巾沾沾水给他抿抿支棱着的头发,然后拿起梳子梳理一番。吴为也开始自觉操持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家务,做些简单的饭菜,能以得到宋柔的赞赏为荣,有时坐到桌旁故意问她,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心里“滋”的一下?宋柔嗔道,我要是心里“滋”一下,你就得烧高香了,边说着边拿起筷子夹了口菜尝尝,看着他脸露笑容道,这回还行。嘴上却依然免不了哼道,年轻时一手不搭,你也该干点了。有时看菜的颜色尝了尝道,酱油放得少盐放多了,告诉你多少遍了,我看到颜色浅的菜就恶心。于是手重多放酱油没有掌握好看上去变成了黑色。她看了道,酱油瓶子打翻了。吴为故意气她,就这个手法,爱吃不吃。她气道,你这才做多少天,我那时多少年,做做就没耐性了。吴为说是说,暗中开始精雕细琢,菜切得用心了,调料搭配合理些,争取色香味俱全。拖地,总嫌他拖布拧的不干净。吴为就辩解道,拖布适当带点水汽,增加室内水分,免得干燥。包饺子的菜馅,说他手劲儿大,特意让他用手攥,还是嫌他攥的含水量大,吴为却道,这样饺子水灵。宋柔常念叨,看人家夫妻那个默契劲儿,特羡慕。又遗憾道,怎么说你也不明白,那么明白的人怎么就看不明白呢,是故意气我。自己这辈子是不行了。下辈子也托生个男人,看看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吴为道,啥叫默契?夫妻总能出双入对,就是恩爱默契,你看现在还有多少夫妻一起形影不离地早出晚归。我们一起出去碰上多少回熟人,不都是耍单帮?一起去买菜回来,男人空手女的却拎着大包小裹的,又有多少老夫老妻叨咕自己分居多少年了,好像成了荣耀的事情。两人一起出行,也应了那句古训,抬头老婆低头汉。吴为笑道,这才是恩爱默契天生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