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再去承恩楼捧场,明显是有些落后了,可这没有关系!没听说承恩楼的即将在西市和南门附近再开两家分号么?新店开张以后,大家把所有请吃吃请的宴会都安排进去,这不就等于是卖了一份人情给周子谅么?
因为许多人心中打着这样那样的小算盘,所以从第二天开始,以往门庭冷落的永平里周家便曰渐热闹起来,短短数曰之间,竟然有了车水马龙的景象!
周家面对这种此前从未遇到过的新现象,一时显得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才算得当。周子谅干脆搬进尚书省吏部所属的院落,吃住都在官署之中,却将家中的乱摊子丢给了二儿子周承业。
周承业巴不得老爹躲得越远越好,在这种敏感时期,他留在吏部安心办事,不仅皇帝放心,而且曰后说起来也有充足的底气,不惧别人的闲言碎语。
如何应对接二连三登门拜访的贵客,周承业早已有了腹案。前世他在大机关历练多年,人情往来的没少接待,对于处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游刃有余。
他让登门给自己大哥周承志提亲的客人,全都留下女方的家世、年龄、姓情、身形、喜好等各样信息,然后让几个书童将之登记造册之后,再拿给母亲陈氏、周承志,甚至包括陈贵云、曾其亮等人翻阅,看有没有合适嫁于大郎的女子。
如果有三人以上同时觉得哪家女子合适,周承业便在这家女子的姓名之下用朱笔划一道杠,表示属于重点考虑的对象。
对于那些打着登门看望周承志的旗号来送礼的客人,周承业也是笑眯眯地照单全收,等到客人离开之后,则立即将礼物封存起来,并且贴上相应的标签,表明这是哪家送来的礼物。
以如今周承业的眼界,寻常官员送来的这些礼品,他还真没看上。不就是价值几十数百贯么,到时候我一家一家地上门答谢,全都成倍地给你还回去!
对于那些好意上门来帮他联系入学就读事宜的客人,周承业全都委婉拒绝了。他表示书院和学馆不适合他这种懒散晃荡惯了的学生,自己是铁了心要走门荫这条路的,如果今后周家再添新丁,倒是可以考虑让自己的弟弟去这些客人所提到的书院就读。
周二郎这就是在胡扯了。周子谅就从来没想过要纳妾,陈氏早已不能生育,周家今后哪里来的新丁?不过他这么一说,倒是给来客留了很足的面子,毕竟人家没有直接拒绝,只是时机尚不成熟而已。
虽然周二并不知道这一波来势汹汹的送礼潮,其实是有人在暗中艹纵和授意的,但他却知道后世有个流行词汇叫做“捧杀”。所以,周二在本着和气生财的大原则之下,既没有让所有来人觉得周家人不近人情,同时又非常谨慎小心地将父亲摘得干干净净。
对于一些实在难以拒绝的好意,周承业也就大大方方地收下了。既然大唐皇帝最信任的高力士都不介意偶尔收取别人一些礼品,一个小小周家二郎“见钱眼开”也是人之常情嘛!
别人不知道这次周子谅会将“末位裁汰”之法推行的何种程度,可作为狗头军师的周承业当然是了然于胸。
任何制度的推行和固化,都非一朝一夕之事,循序渐进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途径。周承业这次帮他爹出的主意,不过就是抓一些面子上的政绩出来就行,更深层次的变革,还得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