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公司和欧美的公司,在经营方面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做法。
亚洲的公司是靠公司老板的个人能力和魅力,而欧美的公司则是靠ceo及其团队的精明才华。
一方面是靠创始者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靠职业经理人的能力。
前面的一种,古代的时候,华国的这种家族行业那是最顶尖的,比如徽商、浙商、晋商等等,但到了现代,就要变成日本人和韩国人领先了。
至少日本的三菱、三井、住友等六大财团,韩国的三星、lg、现代等财团,都是远远超过了华国公司的所在。
听起来有那么一丝的不爽,但这是事实,不容否认。
但欧美的公司,特别是大公司上面,在生命力上面,却远远比亚洲的公司强悍。
这就来源于他们在十八十九世纪时,开始推行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让创业者慢慢的淡出决策圈,让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来把这家公司发展壮大。
比如花旗银行,比如苏富比,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比如通用电气等等,他们都有着一百多年以上的历史,也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网络将世界渐渐的链接成了一片,所以两种制度之争就更加厉害。
不过按照现在的走势,日本的财团模式已经渐渐的落伍了,不仅仅因为他们国家的弱势,还因为制度和经营理念,逐渐落后了时代。
比如尼桑前几年就早已聘请了法国人当总裁,这两年sony也是开始大量聘请外国人当高管,甚至于80年代就立足美国的丰田汽车,其北美的发展壮大。也基本上有一半要靠美国职业精英们的努力。
萧奇觉得自己很幸运。
不但生活在了这个资讯大爆炸、经济模式大发展的时代,还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仙女公司的模式,肯定是按照日本和韩国的财团模式来组建的。
萧奇的优势在于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规划,不会走弯路,不会有什么错误。更不会贪心的去追求规模和利润,而是扎扎实实的打好根基。
可是,模式和经营方式,却不一定是一致的。
仙女公司的成功,很好的利用了网络平台这一优势,这就是欧美公司的传统优势——日韩的会社在这方面做得很差,基本上日系惨败的根源就有着这一个,网络时代你都无法和全民互动,公司能搞好吗?
现在同样的。在余珊珊淡化退出管理层之佛,苏小湄和米嘉燕也相继卸任手里的差事,使得仙女公司缺乏人才。
萧奇肯定没有时间,像韩国和日本的财团一样,等自己公司的优秀人才成长起来,所以他果断的选择了欧美的经理人制度。
至于是聘请欧美的职员,还是本国或者其它亚洲国家的人才,萧奇具体并没有什么偏见。谁好就谁上。
反正萧奇有各种监督机制,足以保证公司的利益不会受到侵害。
更何况。仙女公司最重要的财务、研发部门、逍遥一系、银行等等核心部分,都控制自己人的手里。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萧奇便委托了几家猎头公司,悄悄在全球搜寻起了合适的人选。
主要是两个部门:广告部和直营店。
这两个部门基本上都是面对全球的,需要和各个地方的政府、公司打交道,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必须要强悍。而且得精力充沛的到处跑,要求可不低。
与之相对应的,萧奇给出的待遇也不低,除却正常的高薪水之外,更有仙女公司的干股利润分红。几个猎头公司的老板,在了解了之后,都非常有信心为仙女公司招聘来精兵强将。
另外一个总务部本来就是做服务类型的,基本上不和外界有关联,外面来的人很难一时半刻适应过来,所以萧奇准备内部挖潜来解决。
他找的人选不是别人,正是表面上憨厚老实,实际上却很精明的刑虎。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