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风竹的小名叫竹竹,风是他的祖姓。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寒夜,当他嗖嗖发抖地躲进一家贵族的宗庙,想从神台上偷取一些贡品来填充一下几日未曾进食的肚子时,巡夜的人发现了他,把他这个偷食神灵的窃贼绑缚了起来。
亵渎了贵族的宗庙神灵,他被狠狠地揍了几顿,直到奄奄一息,次日,就像一条死狗一样被扔到了风雪之中。
本来就很单薄的破衣,被重重的鞭子抽打得稀烂,不能遮体,伤痛已经麻木,饥寒也不再有所感觉,朔风怒号,他头枕在松软的雪泥上,露出唯一还有一点生气的双眼,紧紧地盯着满天密布的彤云,似乎感觉到了大地的呼唤。此时此刻的他,觉得累了,乏了,困了,那里也不想去了。雪地,就是他要用来长歇的床,飘飘洒洒的雪花,那是床上的帐子。
他是一个孤儿,父母姊妹都在部族的争斗中早早死去,孤苦伶仃的,他不知道自己怎么能活到现在。亲人的影子早已经模糊,但是在那一刻,好像一切又清晰起来。他知道,他们怕他孤单,特意又远远地寻了来,找到了他。洁白的雪帐子,就是亲人们给他从天上弄来的,怕他要赶远路,帮他隔开了尘世的喧闹,让他休息好了。
天路是很遥远的,他必须好好地长睡一觉。帐子真好,比那些富贵人家的纱帐好多了,能避开烦人的吵杂,万籁俱寂,只有好听的、微微的、绵绵不绝的沙沙之韵。他闭上了双眼,几滴温泪从他的眼角淌出,滴在雪被子上,砸出几个白豆窝。
……
当竹竹以为必将委身沟壑长眠于大地之时,是路过的银狐氏父女把他救活了下来,并且收留了他,让他感有了家的归宿。
银狐氏叫银狐光,他就是小喜的外祖,银狐玥的父亲,因为担任着宗族之长,外族的人,就称呼他为银狐氏。那一天,银狐光带人去把女儿从妇翁家接回银邑,路过龙方,眼尖的女儿发现了路沿下几乎被白雪覆盖了的濒临死亡的风竹竹。
天气恶劣,还要赶路,银狐光不想多事,而且,路上冻死骨常有,不足为奇。所以他只随着女儿的一声惊奇匆匆看了一眼,就放开不再理会了。
女儿玥玥是银狐光的掌上明珠,那时候五六岁的样子,被放在外家养了将近一年,快过年了,接她回家。他们坐在牛车上,在风雪里慢慢行进。玥儿还是不回头地注视着刚才的冻尸。女儿聪明伶俐,眼睛利,胆子大,是她的再一次发现与呼叫让银狐光改变了主意。
银狐光实在受不了玥儿的倔强,看她两眼泪汪汪,小脚在车上乱蹬,心软了,只得掉头下车,去看那个冻人。用手探探,果然还有气息。
思磨着正要花点钱买几个奴仆呢,看样子这冻人十岁出头的年纪,合适得很,能够把他救活了,横竖是一样的。何况这是女儿小玥玥做好事呢。
让几个下人一起帮忙,把风竹竹抬起来,放到车上,救活了。因为状况严重,必须继续救治,不能前行,所以,到了红陶邑,就急着要寻一个地方暂住。寒风刺骨,天气太冷,随行人员又多,还带着一个生死未卜的病人,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寄宿。后来好说歹说,银狐光给足了酬金,酒肆“杏花村”腾出了两间半屋子,接纳了他们。
道路极为难行。算一算行程,时间上还来得及,天也似乎有留客的意思,于是在杏花村一住就住了一旬。本来打算把竹竹用作仆役的,看到他各方面都还好,女儿玥玥又与他亲,嘴里哥哥长哥哥短的叫过不停,心里就高看了他一眼,赠了他一个“银”字,把他收为了族人,风竹竹从此改叫为银风竹。
在杏花村的那几天,银风竹吃了有记忆以来最为香甜的食品,睡了有生以来最为甜美的觉。身边还多了一个娇俏可爱的小族妹,他心里的寂寞与烦恼都消散了。此后,他就慢慢融入到了全新的生活,成了银狐族氏族里的一份子。
所以,红邑的杏花村,是银风竹生命里很重要的一个人生驿站,已经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
后来,他作为银狐玥的陪嫁媵臣到了攸方,并在攸侯和侯夫人银狐玥的主持下,组建了家庭。他倒比族妹银狐玥早生孩子,儿子出生长大后,他和家人聊天,偶尔谈起来,也把与杏花村有关的这段特别经历,讲给他的家人听。只是命运多舛,后来儿子应征入伍,为攸国出征打仗,去了战场没有回来;回国的人说,亲眼看见孩子被敌兵的枪戟挑杀于马下。老婆因为思念孩子过甚,一年后也一病不起,走了。还好,侯夫人仍然把他当做家人一样看待,君侯也看重他,委以各种重任。随着小喜的出生,银风竹的生活里又开始充满了新的阳光。后来侯夫人难产离世,后宫有了新主,小喜失宠被贬民间,银风竹和黑陶获准相伴陪同。
原本是打算到独山去的,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几人来到了聚龙镇。到这里来,谁说一定没有一种冥冥的安排呢!
……
往事不堪回首啊。
今日的宴席,改为小主的拜师宴,他顺便请来了灵龙作坊的两位工友:咆月乙和辛水,他们与银风竹相处不久,也不知道这个老头子的身份来历,但是和他很有话说。
“以前有个客人,来我们作坊购买骨器,感觉他是很像你——”
“连口音也像,你说怪也不怪!你这边没有什么亲戚吧?”
一日在工坊做工,咆月乙突然跟银风竹说。
银风竹的心,被这话瞬间击了一下。他就问咆月乙那客人的姓名年纪。
“三十出头。姓名倒没有问起过。”咆月氏答道。
掐指算来,自己杏儿如果不死,也是这个年岁了。可是,人有相像,名有相同,肯定是巧合吧。银杏儿的凶讯,可不是攸人瞎说的,那是参战的兵士亲眼所见。
再问客人的地址与行踪,咆月氏不能奉告。
还是辛水给出了新的线索:
“是那个来我们作坊买蚌镰和骨刀的么,我在红陶的‘杏花村’见过一次,那日他在酒肆门口卖竹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