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首页 > 小说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21章 征河东(七)

第21章 征河东(七)

作者:老蜻蜓

仍是阴山下某处。

经过努力,晋王帐下的军队是越聚越多。主力是沙陀老乡,也有些只认奶的回鹘汉子,此外,阴山北边的鞑靼也来了不少。

鞑靼,这就是先王的遗泽了。当年李鸦儿在云中造反失败,父子俩北入草原,就是在鞑靼部中舔伤。据闻,李鸦儿曾一箭双雕,以其武勇,在草原上留下过一点传说。

随着队伍膨胀,李存勖的雄心也渐渐万丈起来。

七月,麾下已有二万余骑。

与当年赫连铎一搞好几万的大阵仗不同,李存勖走的是精兵路线,尽量挑拣精壮。当然,代北草原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也确实没那么多庄稼好割了。

于是,在原有的八千余骑的基础上,李存勖重点吸收了大约万骑,凑了将近二万主力。剩下数千牧骑,主要是跟班打杂,做为辅兵使用。

如此一来,至少在兵力上看着就不太吃亏了。

乡里乡亲热情好客,不但给人,看在晋王刀子锋利的份儿上,还出马出牛羊,出粮食。真的十分朴实。

愁容渐去,晋王笑容灿烂地拉着心腹们商量:“李可汗那边如何了?”

李嗣恩是吐浑大酋出身,此来草原,他抖开威风,帮助晋王收拢部众不少,消息也灵通,道:“据悉人在云中,日日与那些叛逆饮宴。有那没羞没臊地,竟唤他天可汗。真是不知所谓。”

大唐鸿业开国,初代天可汗是太宗皇帝,国朝盛时,北控朔漠,南极日南,西至瀚海,东到大洋,威名远播,各族各部皆尊李唐天子为天可汗,历代李唐天子发往草原的玺书也以天可汗自称。

后来安史之乱,大唐衰落,仅能保有塞南之地,尤其边军精锐损失惨重。在外,是西域沦丧,草原失控,连畿辅长安都曾为吐蕃攻陷。在内,则是藩镇割据,朝纲不振。天可汗这茬也就渐渐没人提了。

如今有人称呼辽王为“天可汗”,李嗣恩口气不忿,实则心中忌惮。

在营州那边,辽王被尊为李圣人,如今,这边居然也认他这块牌子。李嗣恩在收拢部众的过程中,就明显感到很多部落不买自己的账了。

与李克用时期相比,如今这一届晋王,确实是不可同日而语。

这可不是好事。

李存勖道:“据闻山北有个契丹部,从那边跑过来了?”

李嗣恩道:“有。早两年契丹偷袭营州不成,反为卢龙军一顿好杀。郑守义那厮穷追猛打,契丹在山北立不住,便逃到这边来了。似在大洛泊休养过一段时日,有一部又向西去,又有一部留在大洛泊还是东归了,不大清楚。”

李存勖问:“大洛泊在何处?”

大洛泊就是后世达里诺尔湖,但李嗣恩挠头表示不知。毕竟,他的老家在代北,可不在辽西。

李存勖又问:“这些你如何听来?”

李嗣恩答曰:“随契丹逃来有不少部落,如室韦、女真之流,一路走一路散,有些便流落至此,所以听说。”

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李存勖还想着多拉个帮手。虽然契丹吃过败仗,但是人家敢摸卢龙老虎屁股,这份勇气就很不错。此时听说一部走了,一部找不到影子,找到的都是亡散的,晋王也就息了此心。

看来,还得万事不求人,全靠一双手啊。

“镇远那边有甚消息么?”李存勖就又惦记起周德威来了,毕竟,他那里控扼辽贼南下的道路,也是他这二万大军的后路。

“未有。”这次是李嗣源发言。与忻、代交通,是他负责。

“李可汗……这是想与我在草原做一场了。”想到要跟辽王逐鹿草原,李存勖胸中不禁豪情燃起,挺胸叉腰,顾盼左右,可惜一个“干”字迟迟不能出口。

人是多了些,但碰上卢龙兵能不能打不……好说啊。

仔细算算,对上卢龙军,河东军其实是败多胜少。最近比较惨的一次是木瓜涧,别说什么巧合际会,败了就是败了。

至少人家卢龙军对上汴军主力,战绩也还不错么,河东军就很难看了。环顾在座诸位,哪个没在汴兵手下栽过。

虽然账不能完全这么算,但是个重要参考。

有理想有抱负是一回事,犯傻找死是另一回事。

打潞州夹寨,那是垂死挣扎,没得选。

现在么……似乎还有选择的余地的。

振武军既然还在手里,阴山一带,向西直至河套,都还在手,北地强兵也就有了出处。

是现在一把拼了呢?

还是僵持一段再说?

这是李存勖这些天在考虑的问题。

河东有形胜之地,卢龙却如赤裸的妇人。

“我听到一个传闻。”几个心腹都看过来,目有探究之意,李存勖张一张嘴,又把话咽回去了。但见众人还看着自己,便随口道:“朱贼有何动向?”

众将皆知肯定另有别事,却也不好追问。

仍是李嗣源道:“未闻有甚异动。”

李存勖其实很想跟将领们探讨一下,假如维持现状,先整顿内部可否。又觉着这话说了露怯,终不能言。

待散了帐,晋王在几个卫士随行,准备出去射猎放松心情。

七八月正是百兽肥美的时节。

却见李嗣源带着两个儿子,似乎在等自己。晋王主动问曰:“阿兄?”

李嗣源道:“晋王外出,须有护卫。”

李存勖一招手,领着百余骑驰出了营地。

阴山脚下,水草丰美,林木繁盛。

众骑士飞驰在林间草场,穿梭于溪水河滩,飞羽破空,半日猎了走兽许多,射下飞鸟不少,有野猪、野鹿、黄羊并各色山鸡,也有从水中射了肥鱼的,就寻了一处干净的水泡子,架锅点火整治起来。

出一身透汗,李存勖兴致颇高,看一个七尺高的青年在那里忙忙碌碌,以马鞭一指,道:“你过来。”

那青年一愣,边上李嗣源道:“二十三,你来。”

那青年便将手里的木柴丢进火堆,过来向李存勖拜倒。

李存勖道:“我记得你,李从珂,对吧。”

李从珂答曰:“是。”

“打夹寨,你与从审率先破寨而入。功劳不小。”李存勖对李嗣源道,“阿兄,这是好儿郎啊,皆我栋梁。从珂,对面有个郑守义,与你身高仿佛,是义武镇节度使,来日你斩他狗头,孤不吝爵赏。”

若是外人瞧了听了,多半会觉着李存勖拿腔拿调,因为他与李从珂原是同年,都在光启元年生人,而且李从珂的月份可能还要大些。这是论辈分,李存勖就要长了一辈,还是晋王,身份尊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