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首页 > 小说 > 汉厨 > 第二百二十章 臭名昭著

第二百二十章 臭名昭著

作者:三百斤的厨子

出去了一趟,忙乎大半年,最后回来时却连几千匹战马都没有捞到,霍去病觉得一波亏大了。

所以,这一路上时不时的就尥蹶子,一会儿说要去未央宫找皇帝理论,一会儿又说要找舅舅卫青给他一点赔偿,一会儿又嫌弃杨川做的饭食越来越难吃了,简直狗都不想吃。

总之,就很不消停。

对此,杨川、曹襄几人浑不理会。

大家都心知肚明,霍去病之所以如此暴躁,其根源却还是因为、卫青没有将他的野战营留在战场上,让他厮杀个痛快罢了。

至于说捞好处、占便宜……

用杨川的话说,只要大家能全须全尾的回来,这就是天大的喜事,更何况,那将近一万匹匈奴马等若是一大堆军功,大战之后,皇帝自然会封赏、补偿。

此外,灭掉五十九个匈奴人小型部落,也算一份军功。

总体算下来,差不多能让野战营羽林孤儿的爵位猛涨一大截,差不多都能搞到十级左庶长的卿爵,想想就很是舒坦呢。

杨川、霍去病二人的爵位,估计也能升个一级半级的,反正也无所谓了。

皇帝都说过了,他们几个人的年纪还太小,十五岁的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积攒着,一步到位直接封一个关内侯。

好吧,刘彻那个老六,抠抠搜搜的,简直了!

至于曹襄,军功对他基本没什么用处,只要能在杨川家的庄子上混吃等死,对他来说就是一桩美事……

……

与杨川同行,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每一顿饭食都极为好吃。

而且,是变着花样儿的吃。

从最开始的烤牛柳、酱卤牛腱子、烤全羊、手抓羊肉,到后来的爆炒牛犊肉、清汤羊肉、羊肉泡馍,最后,变成了羊肉面片子、过油肉拌面。

让大家直呼过瘾,恨不得再回一趟草原。

因为,他们随身携带的牛羊肉快吃完了,这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从渡过大河、进入汉帝国腹地、来到关中之地,甲字号野战营的伙食水平直线下降。

这一次回长安城,刚好是初冬时节,很多地方落了薄薄的一层雪,配上山水如画,点缀几座村庄,简直好看极了。

刚开始,杨川还骑在马背上看风景,心中一片恬淡;可是,慢慢的,他的脸色就阴沉了下去。

汉帝国实在太穷了。

牛肉自然不用说,无故宰杀耕牛是要被砍头的;可是,就连羊肉也越来越少、越来越贵,让杨川这个‘军侯大人’都觉得有些心疼。

最让他生气的,却还是汉帝国的猪肉太难吃,一股子难闻的骚腥味儿,让他望而却步。

一路走过,汉帝国的穷苦,让吃惯了大鱼大肉、精细吃食的杨川心中苦涩:看看这才秋收不久,一些百姓人就开始断顿了?

糙米、麦饭固然难吃,可是,要是能吃饱也可以。

问题是,他专门看过一些百姓人的饭碗子,除了能看见黑陶碗底子的‘稀饭’,便是野菜团子……

“曹襄,你是盐贩子,可曾尝过百姓饭食?”

这一日,眼看着再有三百余里便到长安城,杨川特意让野战营放缓行军速度,让大家尽量多看看百姓人的生计艰难。

这也算是他这个‘军侯大人’的一点小小心思:趁早让将士们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养成爱民、亲民的优秀品质,最终看看能不能做到‘军民鱼水情’。

毕竟,这些羽林孤儿名为‘孤儿’,其实都算是家境不错的‘良家子’,差不多都能算的上是‘地主崽子’吧?

更别说曹襄、李敢这种狗大户出身的家伙,就更需要加强‘思想教育’……

为此,杨川专门腾出一点时间,随意找了一个看上去甚为破落的村庄;随意寻了一家看起来还有两间草房的百姓人家,特意‘品尝了过几口百姓饭食。

然后,他转头看向曹襄,面无表情的问道:“你的青盐,一斤卖到了多少钱币?”

曹襄颇为疑惑,忍不住也尝了一口野菜团子,结果,他刚嚼一口,‘哇’的一声直接就吐出来了。

“呸呸呸,特娘的,怎么一股子酸臭味儿?”曹襄瞪着双目,凶巴巴的问那一家做饭的妇人,“盐呢?你腌菜的时候,不会撒一点盐巴?”

本来,这货估计还想问一句‘特娘的为何不吃肉’,不过,看着杨川的脸色,曹襄终于闭嘴了。

看着眼前几百名甲衣鲜明的‘军爷’,这一家人早就吓坏了,家中一老一少两名妇人,竟是嘴唇哆嗦好一阵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此外,家中还有三个孩童,黑不拉几的蜷缩在墙角,小脸煞白。

杨川暗叹一口气,将曹襄这货一把拨开,对那两名妇人躬身施礼,温言道:“让伱们受惊了,我这里给婶婶、嫂夫人赔罪。”

那两名妇人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也是敛衽还礼:“见过贵人……”

还贵人,狗屁贵人。

杨川心中暗自嘲讽一句,有些奇怪的问道:“刚才路过时,看见你们也有不少田地,看样子今年的粮食收成不错,为何秋收不久便断了顿?”

看见杨川虽然身上穿着鲜明甲衣,但一张俊俏小脸却颇为和蔼可亲,那名老妇人壮着胆子诉说:“小郎君有所不知,我们家如今是军户,所以才如此穷苦潦倒。”

杨川瞪大了眼,张口结舌好一阵子,方才讷讷问道:“军户、就应该穷苦潦倒?”

那老妇垂泪道:“原本还好,我家里有薄田五百多亩,就算不是良家子,可也能勉强果腹。都是那个天杀的杨川狗贼,听说他给皇帝提出搞的什么屯田制,把大家的田地一律收归朝廷,大农令的官吏要抽走八成五的收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