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平安,周平安。
十二岁生辰时,姑姑把我的身世告诉了我。
但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悲伤,只是很平静地点了点头。因为在我的心里,姑姑就是我的母亲,皇叔就是我的父亲。
他们给我的爱,一点儿也不比亲生父母少,哪怕他们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依然是他们最疼爱的那个。
甚至可以说,我比这世上绝大多数孩子都幸福得多。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这么晚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呢?其实很简单,因为有姑姑,因为有皇叔。
只要他们不提,便没人敢在我面前胡说一个字。即使我的长相很特殊,可有姑姑和皇叔,有沈叔和长乐姑姑,便从来没有人敢歧视我。
很小的时候,我就缠着梅刚爷爷教我功夫。因为我不爱读书,即使皇叔亲自教我,我也学不进去。
姑姑和皇叔倒也没怎么责备过我,只有沈叔,恨铁不成钢地打了我好几次,发觉还是无用后便将我带在身边,跟着他出入军营和衙门。
别人都说,我其实也算是沈叔的一个儿子。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成长为一个开朗乐观的人的原因,哪怕我有着如此骇人的外貌。
因为爱我的人太多。
沈叔话不多,我跟着他进进出出,但有时候一整天下来,他也不和我说一句话,他只在第一天时很认真地告诉我:
“你不读书,就跟着我用心学习军务,以后才能好好协助太子。”
沈叔说的太子,已经不是指皇叔,而是指姑姑和皇叔的长子。
先帝继位时,其实身体已经十分不好,姑姑尽心尽力地照顾了他几年,但他还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了。
那时候,姑姑和皇叔的长子已经两岁多了,皇叔继位的当天,便封了他太子之位。
皇叔还赐了二夫人的儿子李铭尧亲王之位。
可我仍然是皇叔最爱的孩子,他第一天上朝,便是牵着我的手去的。
我很喜欢跟着皇叔去上朝,看他风轻云淡地笑着处理国事,看那些想偷奸耍滑的大臣在他面前冷汗直冒。
其实,在皇叔还是太子的时候,我就跟着他进出内阁看他议事,还会爬到他的腿上坐,或者在他怀里睡着。
没有人觉得奇怪,甚至那些胡子花白的老臣,也没有人敢表示不满。
从小,我就称呼太子为弟弟,他也总是像小尾巴一样地跟在我身后。
庄王李铭泽也是我们的好兄弟,他身体不好,快十岁了才能自己坐,说话也含糊不清,但我和太子总是能最快明白他想说什么。
庄王能自己坐立之后,内务府给他打造了专用的轮椅,我和太子便天天推着他,满皇宫地疯玩。
那时候,我们真的是很开心啊。皇叔没有别的妃嫔,宫城里的寝殿大多都是空着的。
姑姑就让人把这些寝殿收拾出来,让永明和永清姐姐,以及孟家的姐姐和妹妹们都住在宫里。
包括秋月妹妹和长乐姑姑,只要沈叔不在京城,她们大多数时间也是住在宫里的。
先太皇太后在姑姑和皇叔成亲后不久就去世了,但晨阳长公主并不孤单,她住的地方,每天都要被我们这群孩子造访多次。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姑姑似乎就一直在忙,我若想见她,都是等到她去给庄王做治疗的时候。
其余时间,我见她,还没有见皇叔的次数多。
甚至在太子才刚满周岁时,她还领着宋先生等人去了江南几年。
我不知道姑姑和宋先生他们在江南的那些年里做了什么,只是从那以后,江南的稻米产量越来越高,以至于几年后,整个大晋的粮价,比以前降低了至少五成。
街头巷尾很少再有乞丐出现,据说,连悲田院里的人都越来越少了。
陈医令把自己的家人从成都接到了洛阳,但他自己却很少在京城居住,而是带着徒弟们奔走各地。
不仅将姑姑写的那些医案刻印出来免费送给各地的医者,他还常常亲自接诊。
姑姑还是像以前一样,一有空闲,便和陈医令及宋先生等人喝茶说话,或谈论医案,或谈论民生疾苦。
即便已经贵为皇后,姑姑也还是素衣简食,有时候出宫去看望庄老王妃,或者应邀去蜀王府做客,她也仍然是一身棉布青衣,头上和手腕上,永远都是空空荡荡的。
庄老王妃的三个儿女常年住在宫里,但她坚持一个人住在丁香里的梅宅,只在先太皇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她才隔两天进宫探望一次。
大概这辈子,只要不是必须,她都不想再多进皇宫一次了吧。
二夫人黄清雅的儿子被封为蜀王,他们在京城住了六年,便回成都就藩去了。
涵姐儿留在京城,跟着太皇太后生活。
梅刚爷爷一生都未娶亲,他接替贺征做了内侍卫首领,我们这些孩子在宫里疯跑的时候,时常会撞进他的怀里。
梅嬷嬷是在先太皇太后薨逝的第二年去世的,姑姑将她的遗骸送回钱塘安葬,并把她的牌位供奉在梅家的祠堂里。
风风火火的九儿姑姑,在太子出生的第二年嫁给了彭亮叔叔,并随着他去镇守云南边境。后来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再见过他们。
高远叔叔一直跟在皇叔身边,他力气极大,最喜欢把我们扛在肩上到处走,我和太子时常争着往他身上爬。
玉容姑姑除了照顾我们这些孩子,就是跟着张嬷嬷伺候姑姑,她不愿意嫁人,姑姑也不勉强她,在九儿姑姑去了云南后,就让玉容姑姑做了坤宁宫的掌事宫女。
多年陪伴,张嬷嬷早就把玉容姑姑看得如同亲生女儿一样,她为玉容姑姑不肯嫁人哭过几次,后来便也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