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儿没嫌弃,并且觉得好奇,一直跟在身边,她负责烧火,张沁儿则负责放水和搅拌。
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比例,但是张沁儿下意识的觉得肯定是水多兔粪少,于是小半锅兔粪倒进去大半锅的水。
等水烧开后,那一锅奇怪的东西,散发出一股奇怪的味道,实在是有够奇葩的。
冯氏在山里摘乌桕叶,下山时就闻到这股奇怪的味道,好奇的围在边上看。
于是张沁儿又把兔粪水的作用说了一遍,冯氏果然觉得奇怪,并且有些不信。
一辈子的庄稼人,难道对肥料还不熟吗?只听过沤粪,还真没有听说煮粪的!
锅里的混合物滚开后,张沁儿就让福儿把火停了,然后等自然冷却。
冷却后,又犯愁了,现在可不像前世,有那种喷洒机,现在想要将兔粪水喷洒在果木上,只能通过用瓢泼了。
至于兔粪渣,张沁儿没打算用,水也就罢了,那渣干了之后,挂在树枝上,感觉挺破坏风景的。
忙碌了一个下午,短时间内肯定是看不出效果的,张沁儿盯着桃树的卷叶发了会呆,把剩下的水洒在一颗枇杷树、一颗枣子树上。
这样是为了做出对比。
不过传说是兔粪水是能够提高挂果率的,现在都八月初了,喷洒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吧。
为了这次实验,结果用过的锅硬是被杨氏逼着刷洗三遍,才准拿回来!
张沁儿顿时觉得她家的猪,都比她过的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接下来的日子,张沁儿没事就往桃树下跑,天天盯着看进展,似乎、好像、貌似是好些了的样子。
这么折腾了几天,就到了中秋了。
今年的中秋依旧还很热,只有早晚开始凉爽了些,水田里一派黄灿灿的风景,等过了中秋,村里又该收稻子了。
中秋是团聚的佳节,照例是要提着各色礼品去张家老宅一起过的,今年多了马春花一家,显得格外的热闹,所有的人往院子里一站,老老少少二十多个,顿时显示出大家庭的人多热闹的优势来了。
也许是过节的缘故,也许是张老头提前打敲过的缘故,总之今天过的十分顺利,连氏谢氏和马春花三个人的嘴巴即使没有说出热情的话来,倒也没有说出冷言冷语,更没有上演指桑骂槐,让张沁儿一家和张乐儿一家不由得感到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些。
随着年纪的增长,张老头身体越发不行了,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下去,平日里常常卧躺在床,同一个村里的人,都很少能够看到他了,不过今天他的精神不错,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衫,胸口绣着五蝠捧桃,边上则绣着云纹,看上去显得十分高档的样子。
看到大家注意到张老头身上的衣裳,马春花很得意,告诉大家,这是她家先勇拿工钱给买来孝敬的。
杨氏和冯氏心底都觉得拿银子买成衣,实在太败家了些,不过人家这是孝顺长辈,这话就不好说,只一个劲的夸这衣裳好看,又夸李先勇有本事,能赚钱等。
看着合家欢乐的一幕,张老头坐在椅子上,满脸的笑容,老脸上的皱纹因为笑容,被挤的很深很深,更显钟龙老态。
平安无事的度过中秋节后,村里就进入繁忙的秋收,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了,大家早出晚归的干活,就连顽皮的孩子,这会儿似乎也懂事了不少,帮着爹娘提水送饭等等。
收割后的稻田,还会让孩子再从后头捡一次,往往把遗落的稻穗累积起来,都能够煮一次饭了。
秋高气爽,最近天气都很好,高高的太阳挂起,炙热的阳光最好晒稻谷不过了,在村里空地上,到处都铺满了金灿灿的稻谷,看上去颇为壮观,农妇们除了铺开稻谷,还需要用工具上午下午各翻晒一次,这样才能够令稻谷全部晒干水分,方便收藏。
至于牛,帮着主人家干活之后,就让它们随意在割过的稻田中游荡着,那些还青翠的稻茬对于牛来说,也是一种美味,汁水香甜。
张志仁自然也没有闲着,整日早出晚归,带着方家人在地里干活。
甘蔗的种植周期比较长,此时并不急着,霜降之后,村里的人大多空闲了,再收割都不迟。
时已深秋,山里的作物经过一年的生长和累积,已经结出丰盛的果实,这是大自然送给勤劳的人们的馈赠,所以全村的人在忙完地里的活之后,都开始背着背篓,带着竹筐上山捡山货了。
每年捡山货的时候,杨氏都得事前就准备好,提前通知那些人多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告诉他们今年收购野葡萄、乌桕籽、茶树籽等东西,让他们到时候捡好了山货,就送到张家来过称给钱。
这种事情,都弄过几年了,所以也就是提前说一声就行。
(之前稿子有些乱,悲催了,对不起,已经修改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