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程家的规矩,向来不在饭桌上训话。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吃饱了,才有力气收拾不孝儿孙。
程小棠忐忑地坐到饭桌上,第一口就要运用全部的演技,来表现出吃到美味的表情。
不是她嫌弃亲娘,而是真夸不出口。
如果说程小棠的厨艺只能保证熟的话,谢玲花的厨艺就是吃不死人。
熟中带生,生中带焦,每一道菜都有她独特的想法。
不过一家老小谁也没什么意见,谁让家里的掌勺人出去赚钱了呢。
在程氏族人盖房子那段日子里,王氏的厨艺获得了凌把式等人的广泛称赞,口口相传。
哪怕是同样材料的大锅饭,她做的也比别人好吃。
如今农忙一过,附近村里有人家做酒席,凌把式的媳妇就来喊王氏母女一起去。
王氏一直觉得大房、三房、四房都能给家里赚钱,而他们二房除了种地做饭什么都不会,还隐隐有些自卑。
如今能有机会在外面接活儿,她恨不得使出全力做好,一早就去备菜了。
程大芳从小就在灶台边打下手,也遗传了娘亲的好厨艺。程二蓉年纪小又不爱做饭,稍微差些,也比老程家其他人强得多。
简单说完王氏母女的事后,又细细问起学堂里的事。
他们刚落户没多久,如今是既怕孩子被欺负,又怕孩子不懂事惹麻烦。
被杨氏好说歹说哄过来吃饭的程文韬,不敢当着奶奶的面黑脸,老老实实地说了下乙班的情况。
学堂有两个乙班,女子所在的二乙暂且不提。
程文韬所在的一乙,共有十八人。里面的学生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只要考核优异或者文章进步明显,就有机会去甲班。
他就记得一群人中,有一对长得不太像的双胞胎。
程三莲满心都是那几个惦记胡小公子的贱蹄子,穿得比自己好看。
不过她还没傻到说这些,只表态自己一定会努力进步,不辜负家里出的束脩。
原本最担心会闯祸的程天寿,因为关小飞在,反倒如鱼得水。不过之后是忙着交朋友还是读书,依旧让人放不下心。
程小棠报喜不报忧,只说夫子们对她关爱有加,丝毫不提被孤立的事。
怕大人们继续追问,程小棠将话题转移到去临江书院的一行人身上,“不知道二哥他们在县城里,吃上饭没有。”
程天禄的才学,比杨智明和程文韬之流,肯定是强一百倍的。
但他启蒙晚,又在逃荒路上耽误了这么多时日,不知跟外面那些一直埋头苦读的学子们比起来,会不会受挫。
程大牛笑着安慰道:“棠宝放心,你二哥是个有主意的,从不出岔子。”
“再有主意也还是个孩子。”谢玲花横了心宽的程大牛一眼,“那可是整个江南最大的书院,可别在外面乱说。”
“玲花说得没错。”程老太点头道,“咱家供这么多孩子读书,已经很惹眼了,没得再招惦记。”
“多做少说,真到有出息那一天,不用说别人都会知道。”
第二日天还没亮,所有人都起床了。
这次送孩子们去上学的,是被程老太教训了半个时辰的程三牛。
听程大牛说镇上有人找木工,他就想着顺便去赚点工钱,多少让老娘消消气。
程小棠对这位三叔感情颇为复杂。
程三牛脾气好又勤快,就是有些温吞,以至于被杨氏拿捏住。然而一双儿女都长歪了,当爹的责无旁贷,只能说人性是复杂的。
这一点,程小棠在小小的甲班里,又感受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