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与水有关,相传鳖灵是荆人,化尸逆流而上,从长江游到郫都。
临水就势,建有“稻荪楼”,“听鹃楼”等楼台亭阁。
每个楼都有其典故来历,稻荪,就是稻子割去之后再生的稻谷,说明当时蜀中水稻,已经可以一年收获两次。
“听鹃”,池薛荔抢答,自然就是“杜鹃啼血猿哀鸣”那个“听鹃”了。
看着望丛祠内,南北贯通着大片水域——鳖灵池,周至说道“其实我觉得杜鹃啼血这个典故,有待商榷。”
“什么意思?”
“这个杨和应该清楚,杜鹃又叫布谷,到了春天应当耕作的时候……”
“它就会喊‘儿紧睡起’,‘儿紧睡起’!叫人赶紧起床呢!”杨和说道。
“所以‘望帝春心托杜鹃’,即便不是诗人的本意,但仅就字面意思,是不是可以另有一解?”
“这就是望帝开辟出了农耕文明,希望大家不要在春天应当播种的时候懒惰,死后也要化作杜鹃鸟,继续着自己的使命。”
“这个历史转折点非常重要,蜀川平原,从此一步步变成千里沃野,天府之国。”
“到了今天,蜀川已经成了全国第一粮食大省,生猪大省,全国非常重要的白酒大省,蚕桑大省,其实就是二帝时期奠定的坚实基础。”
说完指着祀殿两边的一副楹联“所以后人制下了这幅对子,千秋遗德,追许崇深。”
池薛荔看向对联,写得却是——
蜀国破天荒,忆冠裳让后,水土平初,一德君臣三代远;
巴人追地载,当花凤来时,杜鹃啼处,千秋风雨二陵多。殿内还有二帝的塑像,三人进去,恭恭敬敬地给二帝鞠躬行礼。
从殿内出来,周至又给池薛荔继续导游“蜀都人爱嬉游,善农耕,晚清有位词人叫李炳灵,鉴于当时军阀混战的局面,写过一首《台城路》。”
“蚕丛柏灌初开国。遗基又承杜宇。
鳖墓云封,鹃城日朗,俊游合携俊友。
魂归何处。只三径烟霞,几堆尘土。
翠筱红墙,行人凭吊自来去。
当年群雄角逐,有君臣揖让,明农治水。
运继唐虞,功希禹稷,西蜀山河永固。
淳风已古。
笑五季六朝,中原割据。
称帝称王,天下遂多事。”
“我蜀川人内战外行,外战拼命,其根子,恐怕也是历史源流养出的基因。”
池薛荔笑道“这里果然是好地方,可笑我近在咫尺,今天才了解到这么多。”
周至说道“这里还有一个习俗,插秧完毕,大家会来到这里,举行赛歌会。”
“人们会往姑娘媳妇身上丢李子,据说谁挨得多,谁就生得多。”
“有些当婆婆的心急啊,就专门在这一天,拉了媳妇到望丛祠来拣李子。”
“可惜啊,那样的景象,如今见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