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首页 > 小说 > 核武皇帝 > 第188章 渡江吧,决战

第188章 渡江吧,决战

作者:浪子刀

很多年后,人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中日辛亥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交战的双方从最初之时就从未真正考虑过谈判,所有的一切都是冲着战争而去。

对双方而言,这都还是一场雪耻之战。

在过去的几天中,从本溪到鸭绿江沿线的辽阔山地之间的数十条山沟路都拥挤着大量的民夫,大量的军需物资在六十多万民夫、四十万马匹力和两条铁路线的输送下,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战场。

这样的运输工作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只是在这一时期突然变得更为疯狂,也不再做任何的掩饰,从偏僻的各条山沟和山岭间冲涌而出的部队,以及从抚顺、辽阳、本溪、桓仁等地长途跋涉赶过来的部队多达十几万人。

在这种大潮中,一直隐藏不出的东北第一炮军终于在宽甸聚集起来。

在这场战争中,此前所有的谈判、通牒都是虚假的,从一开始,双方就只是想要开战而已,缺乏的都是合适的战争理由和军事上的各种准备,而在1911年的4月初,双方实际上都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一切只等开战。

……

战争,首先要确保自己不能犯错。

东北军,或者说帝国中央陆军表面上看似很强,其实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将官一级缺乏合乎要求的指挥能力,普遍上也缺乏经验。而军队的规模又过于庞大,这种情况一如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大量的苏联红军指挥官都过于年轻而缺乏经验。

针对这一特点,宋彪继续采用托洛斯基和伏龙芝的策略将部队的指挥级别再次削减,由集团军总参谋部直接指挥非主力部队的团一级作战单位,并且尽可能采取火炮和陆军分开集中的策略,利用人数和火力的优势不顾伤亡的冲击对手。

同时。他又尽可能的给予主力步兵师和炮兵部队独立的指挥权,让主力部队在大规模战役中拥有更多的战场决断权,而这通常又是以大量牺牲非主力部队为代价的。

虽然在过去的时间里。宋彪一直都留在京师,通过提前抵达前线的马尔托斯将军和陈其采,宋彪还是按照自己的构想和需要建立了一个尽可能完善的前线指挥体系。几乎将自己所最为重视的军官都派上了阵,特别是在各级部队的参谋军官的水平和数量上,以及完全不弱于俄军太多。

东北巡防军的47个新编团的团长大体出身于第一届远东陆士进修班,军事理论上的素养可能差一些,但都参加过六年前的日俄战争,常年蹲身基层,根基更为扎实,精神上更是绝对忠于帝国皇帝。

巡防军的士兵大体都经历过为期一年至三年的训练,即便在士兵和团长之间缺乏足够数量的尉官,加之针对性军事训练和演习的缺乏。整体作战水平相距主力部队较远,可在机枪和迫击炮的装备数量上并不低于主力部队太多。

东北军的储备军官、参谋官和大量的巡防军士兵抽调到关内新军、北洋系的各镇中,同时改进装备水平,籍此快速整编的各镇新军也在理论上具备着更高的战斗力。

当日本拥有萨摩号、安艺号两艘超级战列舰时,宋彪的东北军也拥有超过1.3万挺麦德森轻机枪和1.62万支波普宁冲锋枪。以及超过2450挺重机枪、1800门身管火炮、5500门迫击炮及掷弹筒,除了身管火炮和重机枪的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外,其余比起一战时期的德军都要疯狂。

这样的装备水平必然会导致东北军的弹药库存消耗极快,而宋彪也未打算和日军打长期的消耗战。

1911年4月5日,凌晨5点10分。

在中华帝国向日本帝国正式宣战的5个小时之后,双方隔着鸭绿江的炮击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稀疏而零星的相互试探对手的炮兵阵地位置。

东北军第三步兵师将作为主力部队在两个小时后的黎明时分正式发起渡江战役,从河口南下,东北第一炮军也将开启组建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炮袭作战,掩护第三步兵师在鸭绿江上搭设浮桥,届时将有十二个新编团、四个民兵团和军部直属的工兵旅投入到这个工作中,要在两个小时内确保第三步兵师渡过鸭绿江进攻朔州,而第一步兵师在九连城镇的渡江作战则会在同时拉开,由第二炮兵旅掩护作战,负责牵制驻守在义州和新义州的日军第六师团。

在第三步兵师和第十四步兵师冲过河口岛抵达朝鲜清城县后,其他步兵师和各新编团也将陆续渡江,分兵三路对驻守在朔州的日军第五师团进行夹击,逼迫日军驻守龟城和义州的两个师团上前救援。

这是中日辛亥战争的第一战。

宋彪带领几名一等参谋官亲自前往河口岛察看情况。

东北军这几天的渡江准备工作做得异常庞大,日军不可能没有觉察,也在不断加固江堤的防御线,但江中心的河口岛一直在东北巡防军的控制中,从河口岛到对岸只有五百米的距离。

在漫长的鸭绿江下游地段确实还有很多比这更窄的地方,从丹东到新义州的铁路桥也不过955米宽,目前双方各占据一半,围绕着这座铁路桥的很多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在过去的半年一直就未停止过,但双方都没有考虑过炸断这一桥梁的计划。

从河口岛抢滩登陆的好处就是对岸是一片较为平坦的丘陵地区,而其他地方都是山地,要么是南岸属于山地,要么是北岸属于山地,比如说太平湾地区的北侧就是大片连绵的山地。使得军事集结变得非常困难。

日军对岸灯火辉煌,数盏大型的照射灯不断扫过江面,防止东北军在夜间度过,同样的,日军最初也有在这里强行登陆的设想,东北军这一侧也有照射灯扫描。

双方的炮弹零星的偶尔射过来一发,彼此不断反击。这种势头似乎一直都不会停止,江岸两侧的士兵都在一种提心吊胆的状态中等待着大规模战役的突然爆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日本在东三省的情报工作是很慎密的。但东三省的情报保密工作同样也在这种环境被迫变得更为精密。

人生在世,纯靠演技。

用宋彪在远东陆士教学中强调的那样——军事就是欺骗,东北军严格执行军事保密机制。大量的军队隐藏在各个军垦局中,加上保密局等情报机构的情报误导,日军此前几年对东北军总兵力规模的估测和统计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误差。

正因为这种误差,日本陆军在此前几个月的部署中居然一直处于积极进攻的态势,在东北军积极进行渡江准备时,日军实际上也很积极的做着同样的工作,直到近期的半个月,随着东北军各地暴露的巡防军兵力规模远超出日军最初估测的极限数量,日军才紧张的加强沿江的工事防御。

还是情报工作的问题。

东北军在很多地方的故意暴露兵力和组织渡江工事的准备,让日本满洲陆军也连续错估了东北军的强渡点。主要防范的地区是丹东和义州,直到一周前,日军才意识到东北军最有可能的渡江点是河口岛。

驻守朔州的第五师团在过去的几天中大量调动至河口岛对岸的沿江防线,以及在周边的高地驻防,重新建立炮兵阵地。

负责在这里渡江的是第三步兵师和第十四步兵师。后续跟进的部队是第十五步兵师和七个新编团,同时有六个民兵团协助第一工兵旅负责搭建两条浮桥。

因为日军不能过早的暴露炮兵阵地,从江堤到河口岛的四座沙袋桥早已搭建起来,在岛上修建的防线则设置了三十多个机枪堡垒,在渡江时可以对南江岸实施军火压制。

渡江时间就在眼前,宋彪到河口岛上的时候。已经两个民兵团的六千多名民夫在工兵科尉官的带领下,协助工兵旅准备着修桥的材料,仅仅是沙袋就准备了十几万袋,足够在六百米宽的江面上搭建两千个临时桥墩,足以保证四个浮桥通道同时修建起来,而这样铺设的临时桥梁即便遭遇日军炮袭也能快速修复。

在江面上,一千多艘大小不一的木船和汽轮停泊在江边,正在等待最后的总攻时间。

天空已渐渐显露出灰白色的光华,晨光微熹,朦胧的光亮中,宋彪站在岛边的堡垒中用望远镜观察江侧的这些船只,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大渡江战役,规模会超出日军预估的几倍,而后续参与进攻的部队数量以及火力和装备水平,包括其他各个方面都会大幅度的超出日军的预估。

日军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东北军,只用一个师团扼守朔州,如果是一种正确的战术部署,日军在朔州只需要一个步兵联队,即便被进攻,也可以快速后缩,将主力聚集在中朝铁路的两侧,利用海军威慑东北军,沿海遏止东北军的强攻,并且逐步后缩整个防线,将主力集中在平壤地区决战,拉大东北军的补给线,因为军队的规模越大,补给越困难,补给线越长,被打败的概率就越大。

此时的日军即便想调整战略也来不及了。

距离最后的炮袭和渡江只剩下二十分钟,宋彪在随行官兵的保护下离开了河口岛,回到前线临时指挥部的苏甸屯。

日军最初未能预估到东北军会在河口岛强渡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河口岛北岸的中国领土这一侧都是群山峻岭,只有苏甸屯这样一个小屯子被群山环绕。

东北就是这样,有山就山沟子,有山沟子就有屯。

从宽甸到苏甸,中间还有毛甸、永甸等几十个小屯子,几十里方圆都是这样山岭和山沟交错之地,而东北军选择在这里强渡也是因为这些地方更容易隐藏军队。

有编号的各个师是日军情报关注的重点。自然不可能隐藏起来,但东北军真正兵力规模最大的巡防军各支队重编为中央陆军的新编团后,长期在山林里训练、驻扎的这些部队可以很轻易的隐匿起来,让日军难以觉察。

在苏甸的指挥所里,通信员来往不断,超过二十台的无线电报机不断接收着来自京师和本溪指挥总部的各种新情报,在朝鲜秘密活动侦察的情报队、间谍也不时的发回情报。其他各分支部队则通过电话汇报最新的情况。

日军满洲陆军总司令官大岛义昌的水平相距大山岩和儿玉源太郎那样的人总是有差距的,如果不是因为黑木为帧和野津贯道的战亡,以及奥保巩是非长萨系出身的陆军大将。这个总司令官的位置真的轮不到他。

大岛义昌完全被东北军的虚假情报和自己的判断混淆了思路,错误的判断了东北军的整个作战规划,以至于将第五师团孤零零的安置在朔州这种前线。表面上第三、第五、第六师团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相互支援态势,实际上因为山地延绵的问题,想要支援第五师团是比较困难的。

宋彪的对策是将西线集团军分成两个集团军,同时做出强势的进攻态势,但在情报上,有意识的泄漏了进攻新义州,沿路夺取铁路的计划,重演日俄战争的辽阳会战旧局,通过切断铁路,攻占定州。将驻守在朔州和龟城的第五、第六师团包围起来,切断这两个师团的退路,逼迫日军主力大规模北上救援,而东北军则利用泰川郡、博川的丘陵地形和大宁江建立庞大的工事阻截日军主力,在这一带重演一场辽阳会战。通过防御作战消灭日军主力部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