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首页 > 小说 > 夜明 > 第541章 扬州事

第541章 扬州事

作者:不老的考拉

黄宗羲站在高台上,下面坐了六十多个士子。有嘴上才才长茸毛的年轻人,也有二三十岁的书生。

黄宗羲这几年著书立说,声名渐显,因为一直没有依附翟哲,他父亲黄尊素是当年东林六君子之一,在江南的名声比方以智要响亮。

“大明一直以为农为天下之本,此言当然不错。但在我看来,农商皆为天下之本。民以食为天,国不可缺粮。唯商可通各处有无,国可因此而富,而强。”他这一年来一直思考大明覆灭的原因,写下的书稿堆积满书屋。如不是方以智力邀,他可宁愿留在老家。

东北角落,一个少年认真的听,认真的记。他平日沉默寡言,在书院中没几个朋友。

苏州书院与大明其他地方的书院的不同在于,这里不仅教习儒学,方以智首次在这里教授泰西之学,所用的教材正是他编著的《物理小识》。不过这几日来,真正愿意随方以智学泰西之学的人极少,更多的人还是听策论之学。

方以智家学渊源,儒学造诣不下于黄宗羲,但他为了推广偏冷的泰西之学,放弃了教习策论和儒学。学生挑老师,老师也在挑学生,凡是对泰西之学没有兴趣的,他从不勉强。

高台上,黄宗羲说的很开心,每一个学有所成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被更多的人分享,他堆满书屋的书稿也希望能得到更多士子的认同,否则如锦衣夜行,还有什么乐趣。

苏州书院以方以智为首,其他讲授者皆是客卿。但各家传授课业的内容在晋王府都有备份。

苏州书院首批招收的学子共两百三十人,远超过黄宗羲等人的想象。他,包括冒襄和陈贞慧,其实都不希望一次招收这么多学生。

大明吏部尚书陈子龙在苏州书院挂牌时亲自来道贺,同时命弟子杨金鑫前来叫教习徐光启当年所著的《农政全书》。

这正是方以智希望见到的,自从放弃江南总督后,他越来越偏离策论和朝廷,把心思全放在经世致用之学上。

苏州书院是翟哲借助方以智的手创立,旁人可能不知道晋王的心思,但方以智猜到晋王隐藏在其后的目的。在书院成立的头一天,他便说明,书院弟子禁止结社。当然,离开书院后,就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

苏州书院既立,东林书院变为历史。

方以智曾经说过,西学与大明之学,各有所长,儒者以一物不知为耻

只有方他这样心胸的士子才能配上晋王,也只有晋王才能配上方以智这样的士子。

苏州书院才开始起步,杭州的讲武堂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

五月,雨季过去。

江南的春节农耕已经结束,各地府兵集中训

通常雨季过去,就是大明的军队将要出动的时候。因为明军多火器,在阴雨连绵的天气出击风险太高。无论是湖广还是泰兴,明军在春季一直收缩防线

讲武堂首批结束培训的!一百名武官在南京城接受大将军的检阅。

一年半的培训丨让这些人至少能看懂公文,同时能写好一份通顺的报告。没有慧根的人在一年半时间内根本无法达到这种要求,这些人多半原来就有一定的文字底子。

讲武堂今年扩编,已有三百人。各地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有童生功名的士子均可以通过考核进入讲武堂学习。其中有一百人的名额来自军中各位总兵推荐,但不得推荐千总职位以上士卒,而且加入讲武堂后,便脱离原来军籍,下一步去向由大将军府决定。

南京脚长,一百名武官站成十列,组成一个整齐的方阵。

威武的盔甲,挺拔的身躯,还有一张张略带稚气的面孔。翟哲绕方阵走一圈,走后站在方阵的正对面。他今日前所未有的重视,特意穿上了盔甲

“你们都是我大明的锐士”

大将军雄壮的声音在响亮在广阔的校场。

“大明今日虽弱,但必将因为你们走向新的荣耀”翟哲张开双臂,“我们是武人,开疆拓土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这是大将军在讲武堂题词牌匾上的四个字。

站在最前的四个人是这批武官中最突出者。

浙东张秋,杭州江柔,松江程子明,徽州李大庆。

张秋举起右手,一百人异口同声,喊叫道:“大将军威武”

“去吧,视同僚的生命如你们自己的生命,把清虏当做不共戴天的仇敌无论到哪里,不要坠了你们大明精锐的名头”

翟哲的两只手掌指向天空,头顶上两只海东青在盘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