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一回。
针尖。麦芒。
这厢,高文抢了一个外角发球,以斜线大外角的线路形成压制。
那厢,蒂姆在脚步紊乱身体被动的情况下,单手反拍强行变线——
不甘示弱。
对于一般球员来说,高文的回球够重也够深,选择反手直线的回球,往往容易出界。
因为挥拍空间有限,然后手腕力量不足,以至于拍头速度刷不起来,导致挥拍不够充分,遭遇来球的力量冲击,最后也就压不住回球的抛物线,结果就是:
出界。
而且往往是边线和底线一起出。
这也是一个高级技术动作,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还需要充足的手腕力量,另外还有勇气与魄力。
即使是四巨头,也不敢保证成功率;如果是单手反拍的话,那么难度还要再继续翻倍。
然而!
此时此刻,蒂姆确实是杀疯了,精神状态高度集中,身体与意志完美融合,硬生生依靠手腕「掰」了回来。
拍头速度,全面提升——
嗡。
甚至能够感受到网球撞击拍线的强烈摩擦感,碰撞出星星点点的火花。
直线!
飞翔!
全场,鸦雀无声,呆若木鸡。
球场对面,一个身影正在狂奔,全速狂奔,百米冲刺,浩浩荡荡地留下一道残影——
似乎,身影前一秒还停留在底线左侧端点,但下一秒就已经靠近底线右侧端点,球场之上出现两个高文。
等等,什么?
一愣神,一眨眼,然后才意识到,左侧的那是残影,那些残影顺着狂风渐渐消散,最后和右侧的身影重叠——
到位了!
居然!
全场愕然的惊呼声之中,却见,高文的冲刺并没有减速,而是保持高速狂奔的状态,正面冲撞上去。
「啊!」
一片错愕。
难道高文冲刺过猛,刹不住车了吗?
当然不是!
只见——
冲刺!跳跃!挥拍!
一气呵成。
因为高文意识到蒂姆回球的质量,又重又沉又快又深,这样的球质尾劲,哪怕脚步到位,也还是会感受到强烈压迫,以至于他的回球很难很难保证质量,勉强回球的话,也会成为蒂姆持续进攻的机会。
在网球比赛的技术统计里,「非受迫性失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可以理解为「球员在没有感受到压力的情况下自己出现主动失误」。
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渐渐意识到,网球本身就是一项对抗运动,来自对手的冲击和压迫始终是击球的一部分,不仅仅是力量和速度,还有旋转以及球质等等,看似简单的击球未必就没有压迫感。
相对应地,后来技术统计里也就出现「受迫性失误」这个项目,尽管是自己失误,但失误的根源却是来自对手击球的压迫感,迫使球员出现击球失误,这项数据也就能够看出球员对抗之中的强势与被动。
蒂姆的暴力击球,就是试图制造高文的受迫性失误。
所以,为了应对这样的困境,在快速移动过程中,高文的大脑就已经快速运转起来,思考自己的回球。
惯性,重力,加速度。
速度与力量的叠加,最后形成一拍正手重锤击球——
高文,没有回避。
不仅没有,而且还是力量与力量的正面碰撞,从转体到挥拍,整个击球动作行云流水地完成合力。
砰。
一声闷响,又扎实又清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