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噪声(thermalnoise),通信设备中无源器件如电阻、馈线由于电子布朗运动而引起的噪声。它存在于所有电子器件和传输介质中,是一种温度变化的结果,亦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体现。
对于常规的大型计算机来说,热噪声不过是机器运行时产生的一点点杂音,基本不会构成影响。但是,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它却是一种天敌。
越是精密的东西,就越是容易受到影响。
就好像电子元件难以承受生物体可以承受的辐射那样。
对于电子元件来说不过是杂音的热噪音,也可以对量子位产生巨大的扰动。
量子位这种东西,实在是太小、太精密了。
因此,想要让量子芯片运行下去,就必须让量子位处于自身可以工作的温度之中。
但这很难。量子位所处的能级,导致它会受到300mK以上温度所产生的热噪音严重干扰。在最初的时候,想要让量子计算机运行,就必须让这些量子逻辑门存在于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之中。
毫开级工作温度是量子计算发展以及走向应用的最大的制约条件之一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寻找能够让量子逻辑门在更高温度工作的方法。
材料学、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者们会去研究,如何在更高的温度下再现超导现象,继而完成“高温超导”【这里的高温一般指77K,即零下196.15度以上】,继而再去寻找在这个温度下创造超导量子逻辑门的手段。
而计算科学、应用数学的研究者们,则一直在尝试创造出一种新的算法,可以让程序在“每一个逻辑门都不绝对可靠、随时都会出错”的环境下跑起来。
在向山的时代,他所使用的量子芯片,大部分计算资源其实都是用在抵御噪声的自我纠错上了。
两种时候手段双管齐下,才能让量子逻辑门在接近液氮的环境温度下运行起来。
“80K啊,真不错啊。”向山如此感慨道。
在很久很久以前,向山使用过依靠激光冷却的量子芯片,也使用过依靠稀释制冷机维持的量子芯片。
当然,现在这些设备都不好搞了。
但是,如果只是区区80K的话,那倒是不很难达到。氦工质的小型制冷机是一个非诚成熟的技术了。向山他还真就记得。
但唯一的问题是……
他义体里面不一定有地方装。
向山并没有料到,自己现在就会遇到量子芯片,义体设计的时候考虑不足。虽然也不是不能改,但还是要改变布局的。
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散热。
制冷系统的本质,是通过制冷所消耗掉目标空间热量、或通过从目标空间所导出热量——当然,这两种视角差异不是很大。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制冷系统对外排放的热量,一定是大于它在目标空间消耗的热量的。
换句话说,想要维持芯片的低温,就得不停的排放热量。
而他体内已经有一个不断产生高温的裂变炉了。
再增加下去,机体的隐蔽性就成大问题了。
& 向山可不希望自己被热成像这么小儿科的手段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