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你快来看!”副班长突然喊到。
陈罕来到一处高点,小心的探出头。
眼前的画面震惊了他,不远处,又一个街垒已经垒了起来,更远处,能看到房屋在倒塌,但是南华还没有进攻到那儿!
“我去汇报连长,你带人守住,小心敌人反扑!”陈罕知道问题大了,敌人打算修建更多的街垒。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王洋这儿。
“也就是说,棉兰已经变成了一个巷战堡垒。”王洋呢喃道。
“谢谢街垒都是露天的,是吧?”王洋问道。
“已经发现的大部分都是。”
“重新编组,以排为进攻单位,每个排配属一门迫击炮,暂时停止进攻,海军会提供更多的炮击。”王洋动了想动用光气的心思,但是目前大晴天,风向也不利于使用,只能说道。
南华在棉兰准备着新一轮进攻,巷战想有大的进度太难了。
…………
“起来了!还睡?”陈干锦睡得迷迷糊糊的,被沈昌拍醒了。
“排长?要出发了吗?”陈干锦问道。
“快,起来!”沈昌给了他一脚,让他完全醒了过来。
“快吃,我们连是全团先锋,等下你跟着我,别出声,死了也不能出声!”沈昌叮嘱道。
“是!”陈干锦一个激灵,小声回答道。
“快吃饭。”早餐是压缩饼干,主料是米面粉,添加了闲鱼粉,肉粉,混合蒸熟后脱水,抽气储存。
“还有小半壶,省着喝,就这些了。”沈昌把水壶递给了他。
半小时后,先锋开始出发,悉悉索索的向日军驻地摸过去。
摸到位置,已经是四点多了。
日军有四个岗哨,八个人执勤,虽然也比较认真,但是已经凌晨四点多了,人的困意是止不住的,特别是这段时间东征西跑。
南华军顺着小河往上摸,借着月色,摸到了日军营地前五十米的位置都没被发现。
日本财政困难,人口众多,出口全靠一点蚕丝,捕鱼业也不发达,陆军马鹿被称为五分钱士兵,便宜到极点,在die清,日俄战争两次战争胜利,夺取广袤的土地之前,地位极低!
此时一天吃两个海苔饭团的日军,这毕竟不是战前,日本也没想到能来婆罗洲捞一笔,士兵大部分患有夜盲症。
“在近一点!”沈昌看没被发现,决定再前进一点。
“等下看我往哪里冲你就往哪里冲,我趴下了你立马趴下!”沈昌对着陈干锦说了一声,就往前跑去。
三十米!
“火箭筒!破门!”
日军营地是一个聚居地模样,有一圈栅栏,不算坚固,但是总归要浪费时间,说不定就要造成意料之外的伤亡。
砰!
boo!
木质大门被轰出一个大坑,倒在了地上。
“冲进去后火力压制,能扔手雷就别开枪!”沈昌拿着霰弹枪就隔着三十米对着一个哨位就是一枪。
迎面传来了一阵惨叫。
咔哧!
泵动式供弹,装弹麻烦,但是有点很可观,只要弹管里有子弹,那射速就比步枪快!
霰弹枪还是成面的杀伤,只不过三十米钢珠分的不是很开。
“こうげき!(敌袭)”凄厉的惨叫声响起。
砰砰声不断,不断有火箭弹飞进了小木屋,茅草屋,引发了爆炸。点燃了火焰。
因为所有日军都在熟睡,引发了巨大的混乱。
“八嘎!快去看怎么回事?”山本大队长提起裤子,对着屋外喊道,他不敢相信有人竟敢偷袭他们。
自日军进入加里曼丹岛,那就突出一个如鱼得水!
土人有大量的大米,肉食,黄金白银宝石香料等,而日军恰好有枪又快穷死了!你说巧不巧?
于是,就像一个禁欲半年的老色批看见了美女一样…
咕噜噜~
还没等山本大队大队长穿戴好装备,两个黑乎乎的东西从窗口飞进来。
“纳尼?”这是山本这一生最后的问题。
boo!
手雷发出了光和热,来表达他对世界爱的多么火热,不过动静大了些,破碎的弹片击穿了它的身体,冲击破将它的内脏震出了伤口。
砰!
大门被踹开。
砰!
一把短管霰弹枪喷射出致命的铁砂,笼罩了整个房间。
“安全!”
打完之后,陈干锦才观察着屋内,但是天黑,什么都看不清楚,所以点燃了房子。
“那是文件?”沈昌转身一看,一堆文件在房间内摆放着。
“趴下!”沈昌从陈干锦身上扯下一个手雷,扔在刚刚燃起的草垛上。
boo!
冲击波击灭了一部分火焰,沈昌趁机冲进去抱着一堆文件就跑。
“个败家子。”冲出来的沈昌又给了陈干锦一下。
“排长,咱们已经杀穿了,接下来干嘛?”陈干锦委屈的抱住脑袋,问道。
“杀回去,你还要几个手雷?”沈昌理了理文件,把文件装在衣服内。
“没了…”陈干锦摸了摸身上,出发之前带的十二个手雷,一个都没了,最重要的,自己只扔了四个,其他都是排长扔的。
“败家玩意儿!”沈昌从袋子里掏了半天,就剩一个了。
“趴下!”沈昌看见两个一身白衬衫的日本兵拿着金钩步枪,从一座倒塌的木屋冲出来。
嘣!
砰!
咔哧,嘣!
沈昌捂住大腿,牙齿紧绷,硬生生忍住了,混战之中惨叫就是找死。
“排长!你伤到哪儿了?”陈干锦紧张的问道。
“大腿,能动,还好没伤到骨头!”沈昌满头汗的说道。
“帮我止血。”
“怎么止?”陈干锦手足无措。
“没事,没伤到动脉。”沈昌看了看伤口,正面肌肉打进去,外侧穿出,伤口不小,但是没有喷血,松了口气。
“医疗包!你训练的东西你都忘了?”沈昌放松下来,轻声说道。
陈干锦强制自己稳定下来,先撒上止血粉,简单处理了一下后,包扎了起来。
下一步就是由医疗兵来做了。
此时,枪声和爆炸声渐渐变小,日军八百余人的队伍,有四百多人选择投降……